杨士杰(1911~1988),河北定县人。历任共青团定北县县委书记,晋察冀定北县、唐县、望都县县委书记,晋察冀三分区地委宣传部部长、十三分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北岳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察哈尔省委组织部部长、第一副书记、代理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财委副主任,华北局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山西省委第三书记,鞍山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30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亲历“七六”爱国护校斗争
1911年1月5日,杨士杰出生于河北定县(今定州市)杨只东村。193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是新制12班学生。“九一八”事变之后,杨士杰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从事反帝救国活动。1932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七六”爱国护校斗争发生时,杨士杰正放假在家,听到同学受困的消息,他立即赶回学校,参加了护校斗争后援会的工作。护校斗争后,学校被迫暂时停办,杨士杰主动要求到定县开展工作。他发动群众抗租抗债抗捐,建立发展党组织,壮大了当地的革命力量,被任命为定县第一任团县委书记。当年11月,他带领党团员配合中共定县中心县委在县城发动了两万余人参加的反帝、反封建大示威。第二年5月,他又带领全县党团员开展了扫盐斗争,发动起数十万群众,迫使国民党的县长撤销了禁盐令,允许农民有刮盐土、熬硝盐、食硝盐的自由。
投身中国革命的洪流
抗日战争时期,杨士杰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之中。1937年11月,杨士杰与地下党员杨银山组建了“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四支队”,主要活动在定县、唐县、望都等地区,创建发展革命政权,动员广大青年参军,扩大抗日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与日寇作战。1943年1月,杨士杰任晋察冀一分区地委副书记兼易县中心县委书记,依靠广大群众通过地道战、地雷战等形式,痛击敌伪。1944年9月至1945年7月,杨士杰调任晋察冀第一地委书记兼八路军晋察冀第一军分区政委(司令员杨成武,后为肖应棠),参加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杨士杰在北岳区和察哈尔省领导当地干部、群众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开展“土改”和大生产运动,支援前线。
倾力领导地方经济建设
1953年,受中共中央华北局委托,杨士杰对农村统计工作中的严重混乱现象做了调查研究,撰写了一份调查报告,肯定了统计表报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统计表报繁多、内容庞杂、资料不真实等问题以及改进意见。之后,中央根据他的报告发出了《关于坚决制止滥发统计表报的指示》。不久,又发出第二次指示。这对当时纠正全国统计表报过多的现象起了良好的作用。
1955年,杨士杰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三书记期间,到晋南经济作物区用点面相结合的方法做调研,调研报告送到中央,中央发出了《批发杨士杰同志〈关于晋南经济作物区一些情况和问题的报告〉给各地的指示》。《指示》中说:杨士杰同志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在其他地区也一般存在,应引起全党及时注意……像山西省委这种做法,由省委负责同志,深入基层,具体地分析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是很必要的。这种工作方法,对克服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帮助县、区党委提高领导水平,都有好处,值得各地注意和效法。
1955年的秋末冬初,杨士杰到鞍山市任市委第一书记兼鞍钢党委书记。他经常深入厂矿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工业发展的道路。1960年3月,在他的主持下,由鞍山市委向辽宁省委和中央作了《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毛泽东阅后做了600字的批示,认为“这个报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兴……这个报告中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人”。
“文革”初期,杨士杰遭到残酷迫害,挨批斗、住“牛棚”、下干校。但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精神。
努力开拓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新局面
1978年,杨士杰担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后,大胆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错案。他曾不止一次要鞍山来的同志回去以后一定要代表他向在他主持工作时被打成“右派”的同志真诚赔礼道歉。
1981年,杨士杰到山西省右玉县做绿化山区的调查,撰写了《昔日荒山变绿洲》的调查报告。他热情地歌颂了解放前“万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杏桃花”的不毛之地经过32年的植树造林,正在变成“塞上绿洲”的美景。这份报告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以后,入选了当时的中学语文教材。
杨士杰非常关注母校的发展。1979年7月6日,他回校参加纪念“七六”爱国护校斗争47周年大会,瞻仰烈士纪念碑并欣然题词:“把二师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更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