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梓年(1893~1972),又名宰木、定思,江苏宜兴人。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杰出报人。创办《新华日报》,并被毛泽东任命为第一任社长,因此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历任“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中央城市工作部研究室主任、武汉军管会文教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兼教育部部长、中南行政委员会文委副主任兼高教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学部分党组书记、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文革”中受迫害入狱。1972年4月10日在秦城监狱病逝,终年79岁。1923年,受聘任教于直隶第二师范学校。
投身革命
1893年1月,潘梓年出生在江苏省宜若县陆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刻苦读书,早年毕业于苏州龙门师范,后在无锡东林小学任教。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逻辑学和新文学。在北大三年,他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1923年到保定,受聘在保定育德中学和直隶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26年初夏,由北京奔赴广州参加北伐,因中途生病作罢。1927年初折回上海不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此危急关头,潘梓年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潘梓年在北新书局主编《北新》《洪流》等进步刊物和中共江苏省委主办的《真话报》。1929年6月,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一任书记,成了当时中共革命文化运动的最高领导人。同时他还于1930年秋兼任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日报》上海地区总采访。1930年任社会科学家联盟的负责人,后调任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兼文化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人。1932年春,主持了丁玲、田汉等人的入党仪式。
1933年5月14日,潘梓年在上海被捕。敌人劝降遭拒,对他滥施酷刑,他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被判处无期徒刑。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消息传入监狱,潘梓年仍保持坚定信念,写了一首《咏雪》诗:“一片一片又一片,飞上河山皆不见。前消后继更凶猛,终把河山全改变。”在狱中,他笔耕不辍,一方面创办了“黑屋诗社”,出《诗刊》,鼓励狱友;另一方面,呕心沥血,完成了长篇哲学专著《逻辑和逻辑学》,翻译了柏格森的《时间和自由意志》等书,著译达上百万字。1937年6月,经中共中央营救出狱。
办报奇迹
1937年12月,潘梓年根据党的指示以社长身份赴南京筹办《新华日报》,与章汉夫、华岗等先后在南京、武汉四处奔走,冲破国民党当局的重重阻挠,终使《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在武汉创刊。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报社迁至重庆。
在潘梓年的领导下,《新华日报》同仁克服战时物资缺乏和恶劣政治环境等不利条件,把它办成了我党飘扬在国统区内一面团结抗日的旗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报道风格,把共产党抗日救国,反对内战、独裁的政治观点及时传播给国统区广大人民,团结和争取了一大批民主人士和普通群众,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影响。潘梓年还创新了党报管理方法,提出“编得好、出得早、销得多”的九字口号,钻研技术,改进工艺,自办纸厂,提高了编印质量。同样用的是土纸,《新华日报》的印字就比别家报纸的清晰。“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专门写诗赞颂过《新华日报》的这一“奇迹”,很多群众把这一“奇迹”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对比,说共产党办什么都要比国民党高明。
在繁忙的公务中,潘梓年还挤出时间,以哲学家特有的智慧和远见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文章,仅在《新华日报》刊载的署名文章就达80多篇,如《抗战的现阶段》《投降主义及其各种表现》《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战时图书杂志审查问题》《民众变动问题商榷》等,在《群众》周刊和其他报刊发表的文章更难以计数。
在《新华日报》由创办到被迫停办的9年多时间里,潘梓年一直是报社的主要领导人,为办好报纸付出了大量心血。
教育建树
潘梓年早年毕业于师范学校,曾任小学、中学教员。1928年8月,他受聘担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其间参加了郭沫若领导的“创造社”。在上海艺术大学,他主讲哲学、逻辑学和印度社会史3门课程,相继发表学术论文15篇。1929年,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他负责创办了华南大学,并担任该校教务长,延聘鲁迅、郭沫若等进步教授到校任教,在教育界树起了一面红旗。
1947年,潘梓年到延安,调任党中央城市工作部研究室主任。1948年12月1日,他被中共中央调往开封国立河南大学担任教授和中原大学校长。中原大学在潘梓年的主持下,9个月共培养干部学员5000人,分批南下,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9年5月,潘梓年随人民解放军南下武汉,任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部长,在短期内完成城市的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的接管工作。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潘梓年任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部长,领导中南六省学校接管工作,正确贯彻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哲学贡献
1954年,潘梓年被调至中国科学院筹建社会科学部和哲学研究所,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潘梓年负责创立了新中国最高哲学研究机构——哲学研究所。为推动中国哲学研究事业和团结全国哲学工作者,潘梓年创办了新中国哲学最高权威刊物《哲学研究》。该刊编辑委员会会聚了全国最著名的哲学家李达、艾思奇、杨献珍、周建人、胡绳、于光远、冯定、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郑昕等17人,实际上成为当时中国哲学界的学术领导核心,潘梓年为编委会召集人。
作为著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潘梓年最有影响的开创性学术贡献是1937年出版的《逻辑与逻辑学》著作,其中提出了独创性逻辑学观点,即认为逻辑的体系可分为方法论与技术论两部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是辩证法,即辩证逻辑;技术论的内容是形式逻辑,称为逻辑术。这种观点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与争论。毛泽东在延安收到潘梓年寄去的这本书后,用几天时间读完,在“读书日记”中称赞“颇为新鲜”。为促进逻辑讨论,毛泽东曾于1959年建议编印逻辑论文集和选印逻辑专著,中央政研室逻辑组负责挑选逻辑学专著,以“逻辑丛刊”为总名称由三联书店出版。《逻辑与逻辑学》入选,于1961年印出。毛泽东一直保存着这个重印本。此外,潘梓年还著有《文学概论》《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等,翻译西方名著多部,报刊文字收入《潘梓年文集》。